于佳易

于佳易

姓名: 于佳易 英文名:- 性别:- 国籍:- 出生地:- 语言:- 生日:- 星座:- 身高:- 体重:-

姓名: 于佳易 英文名:- 性别:- 国籍:- 出生地:- 语言:- 生日:- 星座:- 身高:- 体重:-

于佳易的父亲是作曲家于会泳,母亲是声乐演员。家庭的薰陶,使她在音乐上早熟了。按说,六、七岁的小孩很难在音乐会上坐得住,但佳易却能随着动听的旋律心驰神往。每当听说父母要一起去欣赏音乐会时,她便跑到胡同口截住双亲磨着一起去,这时,母亲只好让出自己的票,成全女儿。 
  她特别盼望大地披上绿装的春天,妈妈总要随着季节给她和妹妹穿上从头到脚一色绿的漂亮的衣服,到公园里去分享大自然的恩赐。妈妈和爸爸一起,不时哼着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唱着鲁宾什坦的《春之歌》:“春来了,春来了,她带着温暖,她含着微笑;她一步步,一步步追逐残冬,向大地走来了,……在她怀抱里不留下枯萎的痕迹,世界又繁华,世界又美丽……” 
  佳易那时才感到,还有什么能比歌唱,比音乐更能传递心声的呢?
佳易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投考总政歌舞团。在总政声乐考场里,佳易演唱了《蝶恋花》和“革命样板戏”选曲。主考老师听后,感到她嗓音本质很好,乐理知识也不错,而且身段与表演天赋出众,是歌剧演员的好苗子。她被录取了。第一次穿上军装,戴上领章帽徽,她高兴得一夜没有睡好。她把部队视为神圣的熔炉,她感到比唱歌更重要的是炼思想。她怀着冲圣的愿望,17岁加入了共青团,18岁递上入党申请书。她曾经住进延安的窑洞,还下连队当兵,和小伙子们一起出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