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张晓林 英文名:- 性别:- 国籍:- 出生地:- 语言:- 生日:- 星座:- 身高:- 体重:-
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晓林,男、1951年1月出生于北京、汉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航空电子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星导航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负责人。<br/> 2006年9月教育部授予的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100名获奖者之一。<br/> 1995年2月评为教授,1997年12月评为博士生导师;1992年被授予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2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2月任北航电子工程系系主任,2002年8月任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2005年9月任北航科技发展部部长。<br/> 张晓林教授从事高等教育工作25年,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教学和科研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自1995年以来,他一直担任本科核心专业基础课程“电子电路(1)”的主讲教师、课程平台建设负责人,该课程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和国家级精品课程。2004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和宝钢全国优秀教师特等奖。主持完成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的项目获2005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已经出版教材和专著6本,曾主持过教学改革项目9项,正在主编“电子线路基础”、“集成电路设计与实践”、“嵌入式系统”国家“十一五”本科重点教材和“遥测遥控系统”国防科工委研究生重点教材。2005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奖;2006年获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奖、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名师奖。<br/> 多年来张晓林教授结合科研和教学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实习、课程设计、电子信息类竞赛上千人次,经他指导的学生曾获中国空中机器人大赛旋翼飞行器组冠军、全国挑战杯特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北航冯如杯一等奖等电子信息类竞赛上百项奖励。指导硕士生66人、博士生39人。<br/> 张晓林教授现任教育部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专家组组长,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竞赛专家组组长;曾主持制定了教育部教指委电子技术类教学基本要求;自1995年以来完成了5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竞赛和3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竞赛命题、评审和技术组织等工作,全国有33个省区近600个学校参赛,对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r/> 张晓林教授现任电子学报、航空学报、遥测遥控学刊编委;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DSP应用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科技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咨询专家,信息产业部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专家,总装电子信息系统专业组专家,国家发改委重大专项地面数字电视传输体制和标准联合工作组技术组组长。<br/> 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国防科工委重大项目二等功1项,已获发明专利7项,结合科研与教学发表论文100多篇。近10年在3项国家重点项目中担任总设计师或副总设计师等重要技术职务。在研制成功的我国首架共轴式无人驾驶直升机科研项目中担任副总设计师。 <br/> 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馆长:张晓林,博士,教授,1982年从四川大学物理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2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获图书馆学博士学位,2000-2001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信息科学学院作高级访问学者。现担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图书馆学会数字图书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馆长,担任《中国图书馆学报》等6家核心期刊编委,近五年来独立或合作出版专业学术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或教学奖3项。目前主要从事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应用工作。<br/><br/> 职责 <br/>主持全面工作。负责国科图规划、发展工作;负责全馆业务工作;负责国家平台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负责信息技术与系统建设;负责财务资产、学位教育工作<br/> 华夏认证培训中心主任:1996年2月 -1999 年8月 <br/> 任国家环保局环境管理审核中心副主任期间: <br/> 1、96年和他人合作主讲了国内第一期外审员培训班课程 <br/> 2、97年参与主编了第一本国家注册审核员教材ISO14001标准,发行量达4万册。 <br/> 3、98年和他人合作在中央电视一台主讲了20集ISO14000知识讲座。 <br/> 4、99年在中央电视一台录制了ISO14001标准录音,并向各地发行。 <br/> 5、97年开始参加了国家首批试点企业的审核工作。 <br/> 1999年8月-2003年12月 <br/> 任国家环保总局华夏审核中心副主任期间: <br/> 1、被注册为国家第一批环境管理体系高级审核员。 <br/> 2、被注册为国家首批环境管理体系注册高级教师。 <br/> 3、被注册为国家职业健康安全高级审核员。 <br/> 4、被注册为国家职业健康安全教师。 <br/> 5、被注册为国家第一批注册验证审核员。 <br/> 6、参与编写了约40万字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教材。 <br/> 7、参与编写了GB/T28001审核教材的编写工作。<br/> 主讲 <br/> 从1996年2月到现在,主讲大型宣贯包括上海宝钢、上海大众、广州本田、四川丰田、海尔集团等讲座二百多期左右; 主讲ISO14000/18001注册审核员培训班250期; 主讲ISO14000/18001内审班约一百多期; 参加了ISO14000/18001审核约180余多家企业。 先后数次担任国家注册审核员面试考官。 先后数次担任国家注册审核员师资班教师。 先后数次担任国家环保总局ISO14000验收专家组成员。 张晓林现担任华夏认证中心副总经理、华夏认证培训中心主任等职务<br/> 吉林大学副校长:张晓林,男,汉族,1953年6月生,吉林长春人,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65年8月入党,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 <br/> 现任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br/> 1968.12——1970.12 长春市三道乡知青。<br/> 1970.12——1973.08 吉林省邮电管理局工程队线务员。<br/> 1973.08——1975.08 长春邮电学校读书。<br/> 1975.08——1986.02 长春邮电学院教师(其中:1975—1976年援藏工作)。<br/> 1986.02——1986.06 长春邮电学院计算机系副主任、总支副书记。<br/> 1986.06——1988.03 邮电第六实验工厂副厂长。<br/> 1988.03——1997.01 邮电第六实验工厂厂长。<br/> 1997.01——1998.04 长春邮电学院办公室主任。<br/> 1998.04——1999.12 长春邮电学院组织人事处处长。<br/> 1999.12——2000.06 长春邮电学院副院长(1999.09—2001.06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br/> 2000.08——2004.11 吉林大学校长助理。<br/> 2004.11——2005.12 吉林大学校长助理兼基建处处长。<br/> 2005.12——吉林大学副校长。<br/> 曾先后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长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br/> 工作分工:分管后勤、校园规划与基建工作。<br/> 分管部门:后勤处(含房产管理办公室、节能办公室)、基建处、后勤服务集团、后勤党委(纪委)。<br/> 联系单位:信息科学学部、通信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口腔医学院、莱姆顿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南湖校区医院。<br/> 吉林省第九届、十届、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r/> 中共北京市大兴区委常委:张晓林,男,1957年2月出生,汉族,北京大兴人,中央党校大学,1983年12月入党,1976年3月参加工作。现任:大兴区委常委、副区长。<br/> 分工:负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分管区委建设工委、市政管委党委。 周口市政协副主席:张晓林,男,汉族,1961年1月生,河南武陟人,1980年10月参加工作,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大学文化。民建周口支部主委,省政协委员。1996年3月任周口师专培训中心副主任、副教授,2001年1月任政协周口市委员会副主席。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男,汉族,1956年出生。<br/> 工作经历: <br/> 1974年下乡。1976年进工厂。 <br/> 1982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政治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毕业论文题为《论作为一种科学方法的怀疑》。1990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题为《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的being概念》。2002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和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以《跨文化阅读的范例——<天主实义>与中国学统》分别获得两校的哲学博士学位,但在联合培养名义下有效。 <br/> 曾任教于甘肃师范大学政治系和兰州大学哲学系。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讲授过和正在讲授的课程有哲学原理、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史、中国现代哲学史、宗教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 <br/> 最近3年发表的论文有: <br/> (1)《<天主实义>的天佛(道)对话》,《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4。 <br/> (2)《戴震的“讳言”——论<天主实义>与<孟子字义疏证>之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4。 <br/> (3)《杨廷筠与儒家道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2。 剪纸艺术家:张晓林,男,1953年6月出生,汉族,中专学历,中共党员。他在民间文艺创作中成绩突出。<br/> 1990年和1993年分别向亚运会和北京奥申委捐赠体育题材大型团花剪纸各一幅。<br/> 1996年以来多次参加“燕山情”三下乡义务献艺活动,并被北京市委宣传部评为“三下乡”先进个人。《二龙报春》获全国剪纸世纪回顾展一等奖,《二龙戏珠》获“华夏风韵”全国剪纸艺术展金奖。巨型剪纸《奥运之光照中华》创世界基尼斯纪录,并捐赠北京奥申委。 <br/> 2002年获北京市委、市政府颁发的第3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br/> 2003年获北京市首届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 <br/> 演员:祖籍山东的张晓林,于公元1960年11月14日(农历庚子年九月二十六日)生在上海,长在上海,但他却具有山东人的特点:身材高大,性格豪爽,童年的理想是当一名体育明星。中学时曾是上海市田径队员,还获得过田径赛金牌,然而一次意外创伤使他的体育明星梦破灭,只好告别体坛。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上海戏剧学院的一位学生,在这位学戏剧的朋友的鼓动下,1982年,张晓林信心不足地走进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考场。谁知他却过关斩将,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的电影学院。<br/> 四年后,带着对电影表演艺术的系统知识,张晓林毕业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先后参加了《女儿经(1986)》、《黑色诱惑》、《少男少女们》、《残酷的欲望》、《上海舞女(上下)》等电影及《大酒店》等电视剧的拍摄。特别是80年代后期,上海影视界为振兴上海影视业,推出一批“海派”影视片,张晓林不仅有着山东汉子的外表,还富于江南人的机警、灵巧。因此,很自然地成了“海派”影视片的代表人物。如他在影片《残酷的欲望》中主演杀人犯、钢琴家刘克,把一个才华横溢,却不被重用,刚愎自用的杀人犯,演得惟妙惟肖。此片海味很浓,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但张晓林真正被称为最杰出的“海派小生”的作品,是电视连续剧《大酒店》,这是一部充满当代上海现实生活味的电视剧。张晓林在剧中饰演改革家丁大伟,真实、细腻的表演,把年轻有为,英俊潇洒的丁大伟塑造得生动有趣,从此,“海派小生”的美名不径而走。<br/> 参与影片: <br/>激情警探 (1993) <br/>情洒浦江(立体声) (1991) <br/>都市刑警 (1990) <br/> 上海舞女(上下集) SHANGHAI DANCE HALL GIRL(1989) <br/> 残酷的欲望 LUST TO KILL(1988) <br/>生死之间 ON THE BEAT(1988) <br/> 少男少女们 THE TEENAGERS(1987) <br/>午夜两点 TWO IN THE MORNING(1987) <br/> 黑色的诱惑 TEMPTATION(1986) <br/> 女儿经 BIBLE FOR GIRLS(1986) <br/> 瓜熟蒂落 EVERYTHING COMES TO HIM WHO WANTS(1983) <br/> 苏醒 REVIVAL(1981) <br/> 鉴于张晓林迷众多,特附上报道一篇。以现在眼光来看张晓林正在走红时的报道,感慨颇多啊。 <br/>附1991年《南方周末》的一篇报道。 <br/> “但愿我不是流星” <br/> 记青年演员张晓林 <br/> 从主演了《东方大酒店》、《上海舞女》之后,青年演员张晓林名声大震。他的名字、照片频频出现在各种报纸、杂志上,他被人们誉为“风流倜傥的硬派小生”。最近,他又荣获了第三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在一次表演研讨会上,张晓林作了一个题为《但愿我不是流星》的发言。他说:“在我们国家,电影演员也许是最易出名的行业。拿我来说,从影只有四五年,拍了近十部影视片,就得了这个奖那个奖,被捧为‘明星’。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心里明白,自己离明星的标准还远着呢。”的确,现代社会尤其是年轻人有一种崇拜影星、歌星、球星的倾向。有人拍了几部影片或唱了几首流行歌,就被影迷、歌迷们捧为明星。于是,明星上奖台、登报纸、做广告,风光得很。甚至明星们的衣着、发型,也被人视作“时髦”。这使人想起法国作家多尔吉列斯曾捉弄过某些“弄潮儿”的故事。有一次,他心血来潮,故意用驴尾巴蘸上油画颜料,在画布上胡乱涂了一通。油彩还未干,他就亲自把“画”推荐给展览馆,并煞有介事地为这幅“画”取了个正儿八经的标题:《亚碍里亚湾的黄昏》。一些评论家得知名家推荐此“画”,便也煞有介事地称赞“这是幅令人叫绝的前卫画”云云。当然,我们这里无意影射现今的明星都像这幅“画”。但是,明星应名副其实地称得上是人才之精华,捧得太多太滥,也就不成其明星了。结合自己的拍片实践,张晓林又说:“近几年,我接连主演了好几个角色,有的还引起不小反响。但细想起来,我却深感不安。因为,对一个受观众青睐的演员来说,要突破自己,以新的形象、新的表演闯出新的路子,实在是太难太难了。演员与歌星、球星一样,能够施展自己才华的时日不长,加上竞争激烈,犹如一叶小舟在银海里搏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些人演了几个角色出了名,由于不自重自爱,事业上缺乏进取,结果是昙花一现。这些人尽管被人称为“明星”,但华而不实,光亮并不持久,实际上只是转瞬即逝的流星。”对于一些演员纷纷流到国外求学或谋生,张晓林感叹道: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出国考察、留学是无可厚非的。但对一个演员来说,其事业必须扎根于自己的国土才能开花结果。正如谢晋导演说的,由于国情不同,文化氛围、艺术趣味以及欣赏习惯不同,一颗中国的明星很难在国外的影坛闪烁其光芒。前几年赴美的青年演员不少,有的还是知名度颇高的明星,可有几个能在好莱坞立足?“与其在外面寄人篱下,还不如在自己本土扎扎实实地耕耘。对一个青年演员来说,最能施展才华的是祖国的影视天地。”张晓林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自从他主演《东方大酒店》和《上海舞女》以来,又接连为广大观众奉献出众多银幕、荧屏形象:《生死之间》中的公安干警,《封神榜》中的周武王,都市刑警》中的刑警队长,《月随人归》中的航天工程师⋯⋯他以饱满的激情进行艺术创作,在每一部作品中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但愿他不是转瞬即逝的流星,而是一颗名副其实的明星。<br/> 安徽贝斯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林,副总经理。中专,工程师。1986年12月至2000年8月先后任安徽省水利建筑工程总公司党办室副主任、分公司副主任、经理、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现任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任安徽贝斯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河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胸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河南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76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从事胸外科专业三十余年,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心血管外科和胸外科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很多的创新和成就,擅长各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脏瓣膜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在气管、支气管、肺、食管和纵隔等胸部疾病的治疗和高难度手术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并有独到见解。在我省完成首例肺切除支气管肺动脉双成形术,率先在我省开展电视胸腔镜手术等新技术,在治疗各种原因的食管狭窄方面有独到之处,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得省科技二等奖一项,省医药卫生科技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坐诊时间:周二全天,周四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