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荔枝 本节目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美丽花园心理咨询 欢迎关注 大家好 欢迎来到美丽花园心理咨询 我是心理咨询师张霞 一个温暖的 愿意倾听和疗愈你的咨询师 年终反思的时候 我们要赦免自己的三重罪 作者 冰千里 我有一个朋友 这些年总坚持做一件事 逢年过节或初一十五都要去寺庙 从准备贡品 沐浴更衣到上香礼佛 很是虔程 每次他从寺庙归来 心情都很好 我问他去那里干嘛 他说去祈福 祝家人平安 我问还有吗 他沉默片刻 说 寻求安慰吧 习惯了 我没再追问 我在想 一个人什么时候会去寻求安慰呢 一定是心有芥蒂 或有难以释怀的心结困扰 想为这份孤独无解寻得一个出口 进一步想 或许还有祈求佛祖宽恕的内容吧 这往往代表着某种忏悔 相比祈福 忏悔是隐形的 认为自己有罪才会忏悔 这个罪反而是难以启齿的 不能接受的 会恨而羞耻的 不可为外人而道德 因此要藏起来 只能在佛祖 耶稣或者上帝面前忏 敞开心扉 恳求被饶恕 事实上 这位朋友在通过这样的仪式 象征性的在做自我救赎和自我赦免 特别不接受 又不知为何做了罪恶的事 这人内心开始何等的煎熬啊 是多么希望有一种方法能够减轻这份罪恶感 多么渴望有个权威告诉自己 没事 这不是你的错 比如下面我将谈及的这四种罪恶 第一种罪是颓废之罪 每到年关 人们总喜欢总结和展望 总结过去一年的自己 展望未来的自己 总结时往往认为自己做的不好 没有达成既定的目标 这个不够好不是别人定义的 恰恰是自己定义的 觉得自己又荒废了一年 碌碌碌无为 没有长进 平庸且颓废 比如不够勇敢 不够努力 不够坚持 比如减肥一年了 还是那样 没赚多少钱 同事和领导依然不拿自己当回事儿 业绩频频 不思进取 也没有真正的投入学习中 买的课买的书也都没有好好听好好读 自己和家人的关系依旧那么糟糕 这一切都来自没有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自己 继而自我攻击 陷入自我贬低 这就是抑郁的前兆 对此 你需要赦免这种颓废之罪 才会从抑郁中走出来 赦免的意义不在于你会变得优秀 也不在于不是自我指责 而是弄清其中的原委 事实上 理想与现实永远存在差距 换句话说 你要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 总有一段距离 所谓理想 在于给为什么活着一个交代 他必须不能完全实现或者达成一个目标后 紧跟着另一个目标 否则就不能理解为继续生存下去的理由 理想只存在于理想之中 属于某种寄托和希望 是一个人活着的奔头 而非一个限定 无论你的理想想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一年赚一百万 还是假期去旅行 周末吃顿美食 还是改善亲子关系 伴侣关系 有了这些理想的存在 你就有了目标 就有可能去实现他们 每实现一点 就会有一点价值感 价值感会让你有短暂的幸福感 继而投入下一个目标 永无休止 另外 理想来自于欲望 即使你的理想是消除欲望 心如止水 这也是一个欲望 欲望是人活着永永恒的动力 没有任何欲望 这是违反人类的这个物种本性的 欲望绝不可能有终点 除非死亡 所以 理想总达不成 总有挫败感 这与现实并无关系 并不是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而是必须要有现实的骨感 才有燃烧欲望的可能性 所以 颓废是必然的 对自己的不满也是必然的 任何一种颓废 都是追逐欲望的基础 让你稍作休整的同时 也给了你改善的机遇 给了你树立理想和目标的机会 理想与现实是一体两面 如果没有规则 就不存在自由 没有痛苦 就不存在幸福 没有在一起 也就不存在别离 所以 颓废是进取的先决条件 不满是满意的前提 故此 你要赦免过去一年自己的颓废之罪 不仅要接受颓废本身 还要接受不接受颓废 因为不接受有两个好处 第一 给了你反思的机会 第二 给了你来年的希望 你越害怕 改变的动机就越强 也许来年的你还会继续颓废 也会继续谴责 但进步就这样悄然发生了 告诉你自己 我是可以颓废的 我更有权利去谴责颓罪 人们的第二重罪 往往是愧疚之罪 愧疚源于两种 第一种 被他人不满而激发的愧疚 他人让我感觉到了我对不起他 这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就在伴侣 父母 孩子 领导对你的态度中 其心理逻辑是 我做不到他想要的样子 就代表我不好 而这个逻辑是错的 因为你本来就不是为他而活的 有些就认为自己是为孩子和父母而活的人 终生都要承受这种愧疚之罪 因为没有谁可以全部做到对方心里 你越依赖他们 就越捆绑自己 一旦他们指责你不对 你就会觉得伤了他们的心 从而愧疚不已 亲密关系在一起的目的其实是相互满足 但谁也无法替代对方 你的本质上就是孤独的 就像你永远做不到替孩子生病 替父母衰老 替所爱之人受苦 在那里 你与他们都是孤独的 你能做到的只是陪伴和倾听 只是尽量的去理解他们的苦 你却无力全部改变 然而 人会本能的选择不相信 反倒会相信通过依赖可以抵御孤独 所以 对方的不满才会激发你的愧疚感 因为你害怕他们不让你依赖了 越是觉得离不开一个人 就越会舍弃自己 必然要承受对方的情绪 对方情绪就决定了你的愧疚 相应的 你若不想承担这份愧疚 就要把情绪还给他 再还给他的前提就是你要独立 能不能既满足自己又满足对方呢 答案是可以的 但这本身就是个冲突 需要有种东西来调和 愧疚感就是调和关系的利器 比如孩子不上学 你很生气 若满足自己就打压他 若满足孩子就接纳他 而事实往往是你在情急之中吼了他 打了他 又对自己不满 愧疚由此诞生 为了平衡冲突 愧疚让你道歉和补偿 第二种并非怕人不满 而是对不起心中的道德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套道德标准 违背了就会愧疚 第二个来自违反了道德底线 比如想去依赖别人 道德说你不坚强 不想上学 道德说你是坏孩子 想骂人 道德说你很粗俗 爱上了已婚的人 道德说你伤风败俗 自慰或者性幻想 道德说你下流可耻 等等等等 被道德绑架之人的头上 时刻悬着一把利刃 任何你逾越雷池半步 甚至只是想想 都会愧疚 修耻罪恶 这也是很多人忏悔的重要原因 那么 你要是自我松绑 告诉你自己 这把刀并不属于我 而是曾经被他人强加给我的 其实他并不存在 我有权做自己想做的事 并不为此感到任何羞耻 记住 禁忌的对立面就是突破 一个人对自己有多少禁忌 潜意识里就有多想突破 少一些禁忌 才不会再突突破时如临深渊 第三重罪 叫叛逆之罪 叛逆有两个目的 第一 是报复 报复是对外攻击的极端表达 以牙还牙 你伤害了我 也不让你好过 明的不成就来暗的 甚至还会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报复 比如孩子用自残自杀行为来激发父母的愧疚 报复本身并无罪 但却容易两败俱伤 第二 成长 成长中的叛逆 本质上是背叛过去的自己 但凡是与过去的自己不一样 都属于叛逆 比如 过去我是个唯唯诺诺之人 现在则可以大声表达不满 过去我是个讨好之人 现在则可以与你对抗之吵 过去的我是个强势之人 现在则变得温和许多 我鼓励这类叛逆 鼓励砸碎道德捆绑 鼓励一个人发出心中的的呐喊声 鼓励为了摆脱控制所做的一切努力 叛逆的风险取决于关系的另一方 他是否看到了你叛逆的勇气 是否看到你困惑与挣扎 是否看到你在用叛逆反控制 用叛逆引起重视 如果被看到 就代表你的叛逆得到了允许 成长相对顺畅 然而绝大部分是不被看到的 你的叛逆被视为洪水猛兽 你会想尽一切办法来镇压 这会让你质疑自己的叛逆 会很不适应 会担心伤害对方 害怕被抛弃 会很孤单失落等等 并认为叛逆是不应该的 罪有应得的 此时 你更需要被赦免 如何赦免呢 告诉自己 为了人格的自由 我必须叛逆 我要争斗 要流血 叛逆不但没有罪 还是我发动人格革命的武器 我爱我的叛逆之火 被赦免的意义最大 你走的每一步都需要被赦免 赦免你一切的错 一切的不够好 许多挣扎时刻 特别需要有一个声音亲口告诉你说 孩子 你并没有错 你可以释怀了 这恰恰也是足够好的父母应该做的事 也是我们心理咨询师来做的事 也就是佛祖 观音 因肃 上帝所做的事 在这里祝福大家 在新的一年里 你会收获更多的赦免 更好的爱自己 想咨询或者对心理学感兴趣 想成为咨询师的朋友 请您搜索添加张夏老师的咨询微信幺五零七六六四六四零四或者首席心理咨询的小写全品 幺五零七六六四六四零四或者首席心理咨询的小写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