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在清朝中央政权稳固之后 如何对全国疆域范围实行有效的统治 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从顺治到康熙 清廷为了安定民心 多次推行休养生息的措施 使民众深切感受到了新王朝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的决心 整个社会生产日渐繁荣起来 地方行政的施展日渐成效 其中对民众及土地的有效控制 是稳定维持这个庞大帝国正常运转的最基本的内容 这个帝国是如何让数量庞大的城乡百姓忠实的为其政府按期服劳役 纳赋税 供养其中地位远高于自己 但占人口比例又极小的一群人的呢 这就需要了解传统中国的基层行政 在清代 许多制度都是仿照明朝的 而明朝的朱元璋曾明确的表示过 他们是学唐朝的 因此 清代基层行政系统及其控制措施有着很强的历史传承性 中央政府的任何一项政治举措 都要基层行政的有力配合 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 康熙在位期间 不仅注意稳固中央君主集权 也很关注地方政治的实效 除了认真考核地方官的工作之外 他还很愿意到处巡视 观察这个帝国生活中底层人民的状况 并以此作为考察地方官吏们工作成绩的参照 康熙特别注重思想教化 他认为移风易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但也很困难 所以在晚年他还说并未能做到移风易俗 家给人足 康熙五十三年正月 他下令给礼部 要求进一步整顿社会风气 特别是那些有碍思想健康的民间小说等淫书的传播 要予以严格控制 加大惩治力度 朝廷讨论后决定 凡方嗣世脉一应小说引词 在内交与八旗都统 督察院 顺天府 在外交与督府转型 所属文武变严查禁觉 将版羽书一并进行销毁 如仍行造作刻印者 系官革职 居民账一百 留三千里 示卖者账一百 喜三年 该管官不行查出者 初次罚俸六个月 二次罚俸一年 三次降一级调用 康熙对这样的处置意见欣然同意 而相约法的推行 正可以起到正人心 后风俗的功用 是当时地方社会思想教化工作的重要依赖 所谓乡约 应当是在乡村中为了一个共同目的 包括御敌保乡 扬善惩恶 广教化后风俗 以地缘或血缘关系联合起来的民众组织所制定的规约 相约作为民间规范起源甚早 宋代由于理学的昌盛 一度十分风情 最早著名的便是陕西蓝田的吕氏相约 他成了后世地方乡绅行使相约的典范 相约制度的实质不过是由政府拣选的约正 约父等人 定期也叫约期 向乡村民众讲解盛誉中德业相劝 邻里互助等道理 这种制度在明代的乡村极为普遍 相约的主要内容是宣讲圣谕及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言圣谕 孝顺父母 尊敬长上 和睦乡里 教训子孙 各安生理 无作非为 康熙学习朱元璋的做法 推行了自己的圣谕十六条 康熙九年十月 公元一六七零年 十七岁的康熙下狱礼部提出了十六条圣谕 要求内外文武官吏督率学习 这十六条是 敦孝悌以重人伦 笃宗族以招庸睦 和乡党以西争宋 重农丧以足衣食 上节俭以西财用 龙学校以端世袭 处异端以重正学 讲法律以景于完 明礼让以后风俗 务本业以定民治 荀子弟以尽非违 昔诬告以全良善 借窝逃以免诛连 完钱粮以省催科 廉保甲以你盗贼 解仇恨以重生命 康熙将圣谕颁布天下后 各个地方十分积极的将他纳入了相约活动的重点 每一条都有详细的解说 语言简单 意义清楚 使不识字的乡村民众也能准确的领会康熙教化的意思 相约成了规范地方社会的一种重要形式 康熙年间颁布的圣谕十六条与雍正时期扩展的圣谕广讯 是清代相约宣讲的主要内容 成为朝廷正式的道德教材 除了日常教育外 在许多场合都可以看到盛誉的影子 定期督讲成了地方官员们应尽的职责 以后到钱 嘉时期一直奉行不辍 乡村控制中 治安的维持有时是最关键的 也是政府施政和赋税制度展开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