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 由此 一个内外联合攻打项羽的军事联盟形成 扭转了楚汉战争的局势 这就是著名的下邑之谋 正是凭借张良一系列的出色谋略 刘邦最终赢得了楚汉之争 建立了大汉王朝 张良也因此被册封为刘侯 按理说 此时的张良可谓要名有名 要权有权 人生得意 风光无限 然而 张良在刘邦登基后 却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 贪图享乐 而是敏锐的感知到了即将到来的危险 他深知功臣在政权稳固后 往往会遭到猜忌 从而难以善终 他不但拒绝了刘邦授予的相国之位 推荐萧何出任相国 而且毅然决然的向刘邦提出辞官 远离政治和朝堂 在张良辞官之后 已经坐稳江山的刘邦为了巩固皇权 开始对部分功臣进行打压 削减他们的权利 后来甚至大杀功臣 张良正因为有了居安思危的意识 早早退隐 才得以保全自身 死后被刺侍后文成 与之相反 与其并列汉初三杰的名臣韩信 却落了一个身败名裂 家破人亡的下场 同样作为西汉的开国功臣 韩信在楚汉之争中 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 横扫魏 赵 代 燕 齐 蜀国 并且数次救刘邦于危难之中 蒲板之战中 韩信以声东击西之计 拿下魏国都城安逸 井陉之战中 韩信背水一战 大破赵军 渭水之战中 韩信水淹齐楚联军 斩杀楚将龙且 垓下之战中 韩信部五军阵诱敌 击破项羽大军 最终迫使项羽乌江自刎 可以说 没有韩信 就没有刘邦的大汉天下 正所谓功高震主 韩信的强大实力和军中威望 在刘邦打天下时 是其手中的一柄利剑 而当刘邦称帝后 韩信就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而在刘邦统一全国后 韩信没认清眼前的局势 屡次上奏请求刘邦封自己为王 这更加重了刘邦的遗计 汉高祖十一年 韩信被人告发参与晨曦谋反 此后不久 在吕后等人的策划下 韩信被杀死于长乐宫 他死后还被诛三族 一代名将 就此陨落 如果居高位时的韩信 也选择像张良那样急流勇退 他的命运是否会不一样 然而 历史无法重演 过去的已经过去 对今天的我们来说 以史为鉴 从而端正自己的行为 提升自己为人处事的能力 才是最重要的 孟子说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意思是要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识 唯有时刻拥有危机感 你才能对即将到来的挫折和考验有更直观的感受 从而在遭遇危机时 做出正确的抉择 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 收获别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而如果你沉迷于暂时的欢乐和安逸中 止步不前 将逐渐落后 最终被时代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