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变革时代:大文豪当面撒谎-文本歌词

426变革时代:大文豪当面撒谎-文本歌词

读客熊猫君
发行日期:

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第四百二十六集 哲宗皇帝终于是走上了前台 他开始恢复张敦 吕会卿和曾部等新党人的职位 当然 他们复官呢 并不是一下子恢复到原来的官职 而是一点点的往上升 从闲散的 只有工资 没有权利的公冠官开始 比如张敦 这时呢 是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杭州动销宫 他只是主持了一个道观 从这个基础上升起 给了一点实权 这一下就当不干了 履陶上书 有两点要求 他说 第一 不管你要启用谁 都要从国家利益出发 第二 请诏令天下 不许有任何诽谤已故太皇太后的言论出现 苏轼这时也上书 他的这份上书非常著名 他是这样写到的 陛下 圣旨绝人 春秋鼎盛 臣愿虚心寻礼 一切未有所为 莫观术士之厉害与群臣之邪政 以三年为期 似得其时 然后应物而坐 使既作之后 天下无恨 陛下亦无悔 这段话换成白话文说的是啊 陛下 您是超级天才 年龄处在最好的阶段 臣希望您放弃高傲 遵循道理 在做什么之前呢 先静静的观察事情的发展 臣子们的心性 要观察三年 等您看清楚 心里有底 然后再找个好机会开展工作 这样您做了之后 天下苍生才不会产生怨恨 您自己呢 也不会后悔 这两人的奏章呢 看似合情合理 但是竟切换到宋哲宗的视角来看 第一点 吕陶开口闭口国家利益 似乎只有旧党才能代表国家利益 反之 如果启用新党 那就破坏国家利益了 谁给你了这唯一的确定权呢 你是皇帝还是我是皇帝啊 吕陶的第二点更加让人忍无可忍 以高涛涛九年来的作为 哲宗深受其害 不追究也就算了 哼 那吕陶居然要求哲宗出面去压制住要求清算的声音 是可忍孰不可忍 透过这两点呢 我们可以清楚的梳理出吕陶的小心思 只要不用新党尊崇高涛涛 这两点达到 旧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分析出这两点 哲宗能够保持沉默已经是相当有涵养 再看苏轼 他可是很阴险哪 他告诉皇帝说做事要三思而行 看准了 摸清了才能下手 没错 这本就是大家的共识 难道有什么错吗 哼 要我说呀 有 而且是非常错 在宋哲宗看来 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皇谬 如果他是第一天当皇帝 从来没有接触过政务大臣 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 可是整整九年了 他冷眼旁观的看清了太多的事 看到了一个个的大臣是怎样的嘴脸 请问 人还是这些人啊 怎么 不许换 继续看 那三年之后能看出来什么呀 他们会改变吗 如果改变了 就证明他们和从前不一样 一个前后不一致的人适合当国家官员吗 那如果不变 这三年是不是在纯粹的浪费呢 三年呐 这个时间长度是非常的恶毒 三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太多的事 尤其是对于处在青春适应期的少年人 嗯 连续三年无所事事 他们就会习惯懒散的日子 想要重新的振作起来 相当于是要换个思想习惯 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或许一个没有棱角 没有斗志 失去追求的人 才是所谓成熟的人吧 苏轼的奏章没有得到回复 哲宗不予置评 这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不良的记录 绝大多数的史学家都根据这一点来证明哲宗急躁轻挑 是个不懂事的毛孩子 辜负了苏东坡的一片好心 接下来的是苏辙 他这样说 呃 至于其他事有失当 何事无知 父坐之于前 子就之于后 前后相继 此则圣人之孝也 这句话彻底颠覆了历史 之前司马光之所以敢废除新法 是在以母改子的理由下进行的 哪怕牵强 毕竟是抬出了长辈 可是苏辙这时说 政治上有错误 哪朝哪代都出现过 父亲做错了 儿子来补救 这是圣人提倡的孝道 是崇高的品德 看到苏辙的话呀 哲宗皇帝气得要爆炸了 苏辙把这九年里的高涛涛原右党人做过的事情都扣到了他的头上 这样的话 那就是他废除的心法 毁了神宗的业绩 在哲宗的眼里啊 这世界还有天理吗 堂堂的副宰相 大文豪 你们居然当面撒谎 把满世界都知道的真相让受害者来承担 这实在也太是匪夷所思了吧 苏辙 这个在文艺世界里一直保持着文雅温和形象的世外高人 他在官场之上 完全就是一副截然相反的形象 在袁佑时代的九年里 他是旧党里对敌人最凶狠 最无情的人之一 这个有两件事情可以证明 第一件 蔡鹊被旧党围攻 贬过岭南 某一天 高涛涛出宫 车驾行进中 突然从一辆驼轿里传出了一个老妇人的喊声 太皇万岁 臣妾有表 这是蔡雀的母亲 名示 他与高涛涛有过一面之识 为了救儿子 他冒险拦架求情 这是宋朝前所未有的事 有宋一代 善待士大夫 从不以文字之罪杀人 现在这堂堂国家首相的母亲被逼到了这个份上上 从情上说 为了能让让娱乐听听点 也得饶蔡却一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