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野史未必假-雍正的皇位到底是怎么来的(3)-文本歌词

073野史未必假-雍正的皇位到底是怎么来的(3)-文本歌词

读客熊猫君
发行日期:

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第七十三集 公元一七二二年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这天 胤真还在西北征战的时候 六十九岁的康熙皇帝在京城北郊的畅春园病逝了 遗诏说由皇嗣子雍亲王胤贞继承帝位及雍正皇帝 对于雍正的继位 其他的兄弟肯定是不服气的 如果雍正能够拿出可靠的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继位的合法性 那倒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让人最费解的地方就在于 对于那一夜康熙是如何传位给雍正的 就连雍正自己都说不清楚 第一个说不清的地方就是雍正即位到底是不是康熙的真实意思 康熙在十一月初的时候 感染了风寒 只能够待在畅春园养病 于是呢 康熙在初九这天派印真代替自己主持了南郊大寺 初十 十一 十二这三天 印真都派人去畅春园请安 康熙都表示说自己没有大碍 但是十三日这一天 康熙的病情却突然变化了 紧急传召印真到畅春园 当夜 康熙就病逝了 时任部军统领隆克多口头宣布了命皇四子胤贞继承大统及皇帝位的遗言 这里要注意啊 这个决定雍正继位的遗言最开始是口头说的 并没有书面文本 十四日的时候 隆科多在雍正的命令下 独自起草了书面的遗诏底稿 然后交给了内务府翰林院润色 十六日 这份遗照被正式公布 但是呢 却只有满文版 没有汉文版 御史杨宝等人对此就提出了质疑 但是雍正给出的解释呢 却是满文 大家也听了 和听汉文版的没区别 这事儿就这么轻描淡写的就划过去了 也就是说 雍正能够继位 全靠当时隆科多的一句话 哎 所有的正式文件 那都是后补的 而且呢 还补的不全 当然了 如果说这个事情发生的太仓促 来不及写成正式文件 这也可能 即便是口头遗嘱 只要在多人见证下 那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这就是第二个说不清的地方了 谁见证了康熙的遗言呢 对于这件事情 雍正说的最多 但是他都不如不说了 因为这越说越可疑 雍正元年的尚谕说 由于太仓促 我爹一句话就决定传位给我了 雍正二年的上谕说 啊 别人知不知道我不知道 反正我不知道我爹要传位给我 到了雍正五年的上谕就说了 啊 我爹是在诸位皇子和隆科多面前说要传位给我的 但真正负责传达这句话的 就只有隆科多 同样还是雍正五年的上谕却说 我爹死的时候 隆科多他根本就不在现场 到了雍正七年的大义绝迷录里 又变成了这样的 说 我爹的遗言啊 是在隆科多和七位皇子的见证下说的 我到畅春园的时候 我爹还没咽气呢 还和我唠嗑来着 但我爹没告诉我说要传位给我 是我爹死了之后 隆科多告诉我的 我才强忍着悲痛接下了这个倒霉的活呀 那么除此之外 雍正一会儿说其他的兄弟对自己继位是心悦诚服 一会儿又说他们当时要么不怀好意 要么是呆若木鸡 还有 雍正说康熙去世的时候 好多皇子都在畅春园当见证人 比如他的十七弟果亲王云里 哦 对了 就是电视剧甄嬛传里那位好弟弟 但是隆科多却说 这康熙去世的当天 自己是在回京城的路上遇到的云里 这说明康熙死的时候 他根本就没在长春园 这是什么人格分裂的迷幻发言呢 一会儿这样一一会那样的 所以 到底是哪样呢 十三日当天 康熙到底是怎么留下传闻遗言的 留下的到底又是什么样的遗言呢 关于这个问题 雍正的回答不能说是风马牛不相及 那至少也是驴唇不对马嘴 最朴素的逻辑告诉我们 人们在陈述真相的时候 往往是言简意赅 只有在讲述谎言的时候 才需要反复勾勒 当你说出一句真话 你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但是如果你撒了一个谎 那就是在构建一个全新的谎言宇宙 所以从雍正登上皇位的那一天开始 人们就在不断争论这个事情的真相 大致可以概括成三种观点 弑父夺位 缴诏篡位 合法继位 弑父夺位 这基本上可以排除 因为当时流传的说雍正用一碗参汤毒死康熙的说法呢 肯定是不靠谱的 康熙的祖籍虽说是在东北 但是却对人参毫无好感 也从来不认为说吃人参对人身体好 哪可能会喝这个参汤被毒死呢 况且康熙一直到生命的最后 都很好的控制着最高权力啊 想要在短时间内收买康熙的身边人下毒 这个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事情 那么弑父夺位啊 这个听起来很厉害 但是从逻辑上来讲呢 是讲不通的 缴诏篡位 这倒听起来是最合理的一种解释 但是传言当中所谓的把诏书中的传位十四子加上两笔 变成传位于四子这种事儿 那也是不存在的 因为清代对于皇帝的儿子都称为皇子 所以即便真的有那么一句话 也应该写成传位皇十四子 加了笔画之后 就变成了传位黄鱼四字 你连句人话都不算了 哪能用来篡位啊 另外呢 古代繁体字应该是写成繁体的鱼 而不是单钩鱼 这又哪是加上两笔就能改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