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第六十五集 身份证 是咱们今天国人证明自己身份的一个重要的文件 你要外出办事的时候 必须得携带着 否则呢 是寸步难行 那么古人是如何去证明自己的身份的呢 这个古代的人 他也有身份证吗 古人呢 的确是有身份证的 但是一般呢 不是每个人都有 那在古代的时候 政府官员在执行任务的时候 是需要证明自己身份的哎 所以 古代是有身份证的 大部分呢 都是官员 这种身份证呢 它属于是职业的身份证明 全民持有身份证的制度 似乎只在战国时候的秦国出现过 这个创立者呢 是商鞅 到了战国末期的时候 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 为了控制民众流动 商鞅就要求民众出行的时候 必须要携带官府颁发的身份证明 相传啊 这种身份证明呢 名曰赵申铁 由一块打磨光滑的竹板制成 这上面刻有持有人的头像以及籍贯信息 秦国人必须得有照身帖 如若没有 便会被认定是黑户或者是外籍非法逗留人士 商鞅还规定说 民众出行或者是投宿旅店的时候 必须要携带身份证明 否则关门不可放行 旅店的老板呢 亦不得留宿 违者要严惩 这个赵申铁 可以视为是中国最早的身份证了 商鞅发明了身份证 最后呢 却因为自己这个发明做法自闭 这个商鞅啊 因为变法 得罪了很多的人 在他的支持者秦孝公死了之后 那些增恨商鞅的人呢 叫反攻倒算 商鞅随即就果断跑路了 但是因为赵申铁的问题 商鞅最终呢 就跑路失败了 名人于少虞的周朝秘史对这段故事是有着详细的记载的 央走至寒关 天色将昏 半为商旅投宿 店主求赵申之铁宴之 央曰 啊 无 无赵申铁 店主又说了 说吴邦商君之法 不许收留吴铁之徒 如有受者 与吴铁之人同斩 绝不敢留 你看 关于赵申帖的文字记载 多见于后世的小说和随笔 我还没有说查到可信的史料的出处 但是从正史咱们可以推断 商鞅变法之后呢 确实有身份证明制度 比如司马迁在史记当中所记载的 说商君王至关下 欲赦客舍 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 曰 商君之法 赦人无宴者坐之 哎 这里头的这个验啊 检验的验 指的就是何宴身份证明 那至于身份证明到底是否就叫做这个赵深铁 哎 暂时还没有办法确定 等到秦朝以后 老百姓就用不到这个身份证明了 除非他们出远门的时候 但是那种身份证明呢 更类似于咱们今天的通行证 这是出行的凭证 而不是单单的证明身份 所以一般情况下 只有政府官员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需要证明自己的身份 哎 身份证呢 也就仅限官员阶层使用嘛 毕竟他们才是有身份的人 到了隋唐时期 这个官员的身份证就是于福 于福是起源于隋朝 最开始的时候是木制的 后来改用铜制的了 唐朝的时候 这个于福呢 就推广到了一般官员 于浮的制作材料根据官位的品级高低而不同 据唐六典的记载说 太子以玉 亲王以金 庶官以铜 以此名贵贱哎 区分开 这个鱼服上刻有着官员的姓名 任职部门以及官位品级官员在执行公务或者出入皇宫的时候 得出示于服 这就类似于说咱们今天的这个工作证或者是通行证 鱼服呢 分为左右两半儿 左符放在皇宫内厅 右符由这个持有人随身携带 哎 这样就可以验证这个渔服的真伪 那么渔服的使用方法呢 就类似于先秦的时候就已经有的那个虎符 但是这二者的作用还是有区别的 那个虎符呢 是用来调兵的一个证明 就相当于说我们今天的调令 而这个渔符呢 则是官员普遍持有的 哎 它属于是个人的一个职业身份证明 也有学者认为啊 说唐朝的这个鱼符呢 它就是起源于古代的虎符 只是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名字叫李虎 所以为了避讳啊 不能再叫虎符了 而唐朝呢 崇拜李鱼 又以这个鲤鱼的李比喻这个姓李的李 那所以就改用鱼符了 今天呢 如果说谁家找到一个有钱有势的女婿 咱们经常说人家钓到了金龟婿 那么金龟婿这个说法呀 就是源于这个唐朝的鱼服制度 根据唐惠耀的记载 在武则天之前 唐朝的鱼服呢 是鲤鱼型的 武则天称帝了之后 怕人们看到这个鲤鱼会睹物思人 会想起李氏江山 因为这个鲤鱼的李和李氏的李 它俩字是同音 于是就把这个鱼符呢 改成了龟形 这个龟在古代的星宿崇拜中啊 是代表的玄武 这和武则天的武字有同音同字儿哎 就这样呢 就为了避讳 这三品以上的官员的余服就全变成了龟符了 于是就有了金龟婿的说法 唐朝还将这个余服制度呢 推广到了海外 当时的藩国使者呢 也都会领到唐朝政府发放的这个符 这种符呢 是以雌雄来分 雄符是留在唐朝政府 雌符呢 多是交给藩国来使带回去 等该国再有来使的时候 就以这个雌服和雄服相合来证明其真实身份 唐朝时候的鱼服呢 还要用专门的袋子来装 哎 这就是鱼袋 这种鱼袋制作精美 配饰是以金银等物 官员把这个鱼带随身佩戴于腰间 既有功能性 又有装饰性 从唐高宗开始 鱼带成为了五品以上的官员随身必带之物 这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在流传下来的唐朝画作和雕刻上 我们还能够看到这种鱼带 到了宋朝的时候 这个渔符制度啊 就渐渐的被废除了 官员的身份证就变成了腰牌 明朝的腰牌呢 也叫做牙牌 这个牙牌的材质啊 不再局限于金属了 还有用象牙 用兽骨 木材等等材料制作的 明朝的官方牙牌呢 分为五种 分别标记为勋 钦 文 武 乐 据明史记载啊 衙牌之号 武以茶朝申 公侯伯曰勋 驸马都尉曰钦 文官曰文 武官曰武 教房司曰乐 那明朝的时候呢 不仅这官员持有牙牌 大户人家的家眷仆从也要携带着腰牌 以表明身份 清朝的腰牌呢 不仅要有姓名 有工作 官位等等这些基本信息 你还得要写上持有人的面部特征 以防止别人冒用 这就已经有点类似于咱们现在的身份证了啊 那么古代呢 还有一些特殊的身份证 用于特殊的职业或者临时事务 比如说和尚的戒碟或者渡蝶 用以证明这个和尚的身份 方便化斋和从事宗教事务 古代的娼妓 那也是有身份证的 以证明自己的正规娼妓身份哎 方便业务开展 前几年在重庆啊 就发现了一枚疑似清代娼妓腰牌的东西 就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还比如说古代商人行商或者举人赶考所使用的录引等物 都属于是一种临时的事务身份证 具有着很强的时效性 它更像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个介绍信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身份证制度是诞生于民国时期的宁夏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宁夏省政府主席马洪奎大肆的搜捕 镇压共产党人 并且对所辖人口进行登记甄别 于是呢 在宁夏就开始推行身份证制度 当时的居民证是由白布制成的 长七厘米 宽三厘米 上面写着持有人的姓名 年龄 籍贯 职业以及身高 面貌 手纹 肌斗形状等等个人的特征 用这种居民证来甄别良民的身份 可以说 马洪奎的这个发明啊 也算是以史为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