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古代的玩具有哪些?-文本歌词

109古代的玩具有哪些?-文本歌词

读客熊猫君
发行日期:

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第一百零九集 咱们上一集说完了古人的游戏 这一集啊 咱们来说一说古人的玩具 第一类呢 是感官类的玩具 主要是给幼儿玩的 因为幼儿还不会说话 最容易被感官刺激所吸引 比如说声音 根据这一特点 古人就研发了一些感官类的玩具 我们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感官类玩具 就是在湖北京山曲家岭遗址中出土的陶响球 距离今天呢 大约得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陶响球是用陶土做成的球状的物体 内部中空 装有沙粒或者石子 摇动起来沙沙作响 声音很能够吸引儿童 古代还有花浪棒 花棒槌等等这种同类的玩具 这个玩法和陶响球是大同小异 都是能够发出特殊声响的小玩具 古代最著名的声响玩具当属波浪鼓了 波浪鼓啊 适合已经会抓取东西的小朋友 在它的下方有个手柄 手柄上面是一面小鼓 这个小鼓的两侧用细绳系有两个或者是多个小圆球充当鼓槌 在玩的时候 只需要摇晃手柄 鼓锤就能在鼓面上叮咚敲响 相传这个拨浪鼓是源于上古时的巫师做法 这是一件驱邪的工具 给小朋友做玩具 也有着驱邪保平安的意思 波浪鼓呢 还是古代货郎沿街叫卖的时候招揽顾客的道具 一听到沿街想起了波浪鼓 小朋友们会无比的兴奋 知道这是小货郎来了 这第二类啊 是放在手中玩赏的玩具 属于是把玩类的玩具 咱们今天的手办就属于这种 古代呢 也不乏有把玩类的玩具 比如说像唐朝有一种叫做酒壶子的玩具 是用木头刻成的老大爷的形象 酒壶子上半身空心 下半身会放入重物 使其上轻下重 重心低稳 无论怎么推都推不倒 这就是不倒翁这个玩具的起源 宋朝的明星玩具是一种叫做摩诃乐的土制或者木质娃娃 这个奇怪的名字是来自梵文词汇的音译 也翻译叫做魔猴罗 相传摩诃勒是佛祖的儿子 蛇首人身 传到我国之后 他的形象就演变成了可爱的孩童 大多数穿着红绿相间的衣服 这手里头还拿着莲蓬或者荷叶 造型可爱啊 还有一些萌萌的 摩诃乐还是宋朝七夕节的时令商品 诸城的大街小巷都有贩卖 大人们买来摩诃乐用来七夕乞巧和祈福 后来逐渐的演变成了孩子们的玩具 在新编醉翁谈录中有记载 七夕的摩呵乐小大甚不一 价宜不廉啊 也不便宜 有的摩呵乐呢 还穿戴华美的服饰 堪比咱们今天的换装芭比 皇家御用的魔诃乐 更是使用象牙雕刻 还有用龙弦香 佛手香等名贵的香料制作 浑身彩绘贴金 当时苏州有个巧匠 名字叫袁玉昌 他最擅长制作魔和乐 这个人的记忆啊 可以说是天下第一 进入到内廷之后 就用金银来制作 第三类呢 是操作类玩具 这一类玩具是需要动手操作才能够玩出名堂的玩具 古代的操作类玩具中的核心位置 非鸠车莫属 鸠啊 它是一种鸟 外形有点像鸽子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 鸠鸟是尊老爱幼的象征 古代人认为鸠是不噎之鸟 就吃饭不会噎到 汉朝的时候 朝廷会赐给七十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以鸠杖 哎 就顶端有鸠鸟装饰的这么个手杖 祝福老人进食顺畅 以是敬老爱老之意 另外呢 鸠还是一种很爱护幼崽的动物 古人也用鸠的造型来制作玩具 以此来表达对孩子的爱护之情 而鸠车 就是鸠造型玩具当中的代表 其历史悠久 至少在汉代的时候就有了 在河南南阳宗康墓出土的东汉铜鸠车 就是一个大鸠背负着小鸠的造型 两侧有着一对大车轮 鸠的前方还有个挂孔 用来拴绳子 用鸠车玩具呢 不仅可以在手中把玩 还可以拴上绳子 让小孩子拉着走 还有的鸠车是带有机械机关的 随着车轮在地面上转动 会带动鸠车尾部的翅膀上下摆动 就跟飞行一般 在咱们今天山东潭城木旋玩具中啊 有一种打鼓车 两轮小车上有燕子或者小人打鼓的造型 随着车轮的转动 燕子会扇动翅膀 小人会敲鼓发出声响 这种玩具的雏形 应该就是古代的鸠车 在古代呢 还有一种深受小朋友喜欢的操作类的玩具 叫做枣模 枣模呢 就类似于是一个平衡木 制作枣模需要三颗大枣 三根短竹签儿 还有一根扁长的竹签 首先要将其中的一颗枣籽削去一半儿 露出半个枣核 将三根短竹签儿插在枣肉的下边当做支架 形成一个磨盘 然后将另外两颗枣子插在扁长竹签的两端 形成一个平衡杆 最后将平衡杆儿架在磨盘的枣核之上 使之保持平衡 玩儿的时候 一人旋转平衡杆 使得在枣核上平稳的旋转 这叫做推早末 谁转的圈数多或者时间长 谁就获胜 枣末玩具呢 不仅仅取材方 还能够锻炼小朋友的耐性 这第四类类是益智类的玩具了 这种玩具不仅小朋友喜欢 大人也是爱不释手 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九连环 鲁班锁 华容道哎这三种玩具 这个九连环呀 早在战国时期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九个铁环穿在特殊的小铁架上 环环相扣 玩的时候呢 需要把铁环从小铁架上解出来才算赢 解九连环 只靠蛮力那是不行的 必须得有一定的观察力和技巧 在小说红楼梦里边 林黛玉就曾在贾宝玉的房中大劫九连环 如果觉得九连环不够复杂的话 古代还有更复杂的十八连环 鲁班锁呢 又叫做孔明锁 相传是木匠的祖师爷鲁班为了培养儿子的木工手艺而发明的玩具 鲁班所运用的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榫卯结构 无论是解开还是拼装 都需要有极高的智慧 特别的烧脑 华容道是取材于三国时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故事而制成的玩具 华容道的主体呢 是一个方形的棋盘 棋盘当中排布着若干的方块 分别代表着曹操 蜀汉的五虎上将还有兵卒等 玩的时候 需要通过挪动各个木块 让重重包围下的曹操移动到最下方的出口位置 代表其成功的逃脱 华容道棋面是千变万化 走法呢也是多种多样 非常锻炼小朋友的逻辑思维 直到咱们今天 华容道依旧是常见的益智类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