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人活着,就是要在虚无之中找出意义-文本歌词

006 人活着,就是要在虚无之中找出意义-文本歌词

读客熊猫君
发行日期:

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各位听友你们好 我是莫言 欢迎收听有声书 不被大风吹倒 期待大家在评论区留下收听感悟 第二章 人世也好 六道也好 忙忙碌碌 辛辛苦苦 恩恩怨怨 人活着 就是要在虚无之中找出意义 我们为什么活着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这两个问题太大了 我就试着用自己的方式来回答一下吧 历朝历代 无数人都在探索和试图回答这两个问题 但我觉得没有确切的答案 我认为 构成我们身体的各种物质元素 竟然能以如此巧妙 绝对复杂 非常完美的方式 组成我们这样一个个有情感 有理想 有追求的鲜活的个体 鲜活的人 这就是极大的意义 这就是宇宙的意义 不仅仅是地球的意义 我们活着的终极意义 我觉得就是要探究宇宙和我们自身的奥秘 我们为什么活着 为了探究和解决为什么活着的问题而活着 那活着太累太痛苦怎么办 我的小说生死疲劳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书里引用了佛教八大人绝经里的几句话 生死疲劳 从贪欲起 少欲无为 身心自在 生死疲劳 从贪欲起 欲望越多 苦难越重 失望越大 这也是佛教的一个基本观点 佛教要灭掉一切人的欲望 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 什么都是空的 六道轮回也是在一个很低级的阶段的轮回 六道之上的天道 也还没有到佛的境界 到了佛的至高无上的境界 一切都是空的 按照佛教的解释 即便是玉皇大帝 它这个天人的境界 也还不是一个至高的境界 当然 我们已经把它当做一种理论了 跟现实是不产生关系的 但是佛教毫无疑问又为中国老百姓提供了一种思想方法 看问题的方法 解脱自己的方法 当你感觉到痛苦不可排解的时候 想想六道都是虚空 那也许痛苦的程度就会减轻一些 其实从某些角度看 佛教也跟科学 天文学高度融合 想想宇宙 我们的地球无非是宇宙当中的一粒微尘 在这粒微尘上的一切功名利禄 是是非非 又有什么价值 所以你想到在浩渺无边的宇宙里 能成为一个人 就是巨大的幸运 即便是痛苦 也是我们作为一个人的体验 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到了晚年 都会相信一个类似上帝的存在 我看网络上流传着杨振宁先生对于上帝的解释 他说 作为一个人形的上帝 当然是不存在的 但是应该存在一种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力量 因为他杨振宁研究的越精深 越感觉到奇妙 这是怎么设计的 必定有一个至高无上的设计者 我们现在发现的一切科学规律 数学定理 不是我们创造的 是它本身就存在的 很多物理学的原理 它本来就存在 无非是被发现了而已 这又跟佛教讲的东西融合到一块了 所以 佛教作为一种思想方法 作为一种哲学 是有意义的 在小说前头加上这么一段话 我觉得就把整个人类放到了一个宏大的环境里面 让人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读书视角 如果站在这样一个读书的视角 一种哲学的高度来读生死疲劳 你也许就会产生一种深深的怜悯 你会感到无论是西门闹也好 蓝脸儿也好 红太岳也好 大家实际上都是一种悲剧的存在 大家都是值得同情值得理解的对象 那么这样一种大的怜悯 就会产生一种大的宽容 大的宽容就是对所有人的理解和同情 包括对自己的敌人的理解和同情 最终就会产生一种大爱 一种深切的对人的命运的关怀 一种真正的终极的关怀 写之前 书名生死疲劳就定下了 大家都很辛苦 都很疲劳 当然 这个疲劳不是说那种体力劳动的疲劳 是精神的疲劳 也是存在的疲劳 出版社当时确实提出过一个建议 希望把题目改成高密西门 我还是坚持要用生死疲劳 我觉得这个题目比高密西门要大 这就是站在生命之上的一个总结了 人世也好 六道也好 忙忙碌碌 辛辛苦苦 恩恩怨怨 那么最后站在佛教的角度来讲 都是一场连梦幻都不是的空的虚的东西 而人类 就是要在这虚和空里 找出意义和价值 二零二一年九月二十七日